当前位置:
康有与徐悲鸿的师徒情缘
来源:网络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29 | 168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培养人才是徐悲鸿执著一生的事业,他曾说:“一个画家,他画的再好,成就再大,只不过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如果把美术教育发展起来,就能培养出一大批画家,那就是国家的成就。”同时,他也身体力行,关怀后辈,为了培养出一批批绘画人才,耗费了一生的心血。



  


  同时,康有为对徐悲鸿、蒋碧微两人之间的结合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努力为之“穿针引线”。

  哈同花园作为上海的文化中心,社会名流多汇集于此,上海大同学院教授蒋梅笙亦是常客,其女儿蒋碧微经常随之出入,因此,就与在哈同花园任教的徐悲鸿一见钟情。可此时的蒋碧微却不是自由之身,她在13岁时,就遵父母之命与同乡望族查紫含订了亲。徐悲鸿万分苦恼,便与康有为商量,准备携蒋私奔赴日写生,康有为主张男女自由恋爱,对他们全力支持,便先让徐躲进他的住宅“失踪”几日,然后蒋碧微化装潜出会合,并设宴为他们饯行,又题字“写生入神”赠与徐悲鸿。

  薪尽火传得其人

  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期间,康有为就深感到西洋美术写实之强,有了变革中国画的思想。1917年,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序》中说:“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岂止衰弊,至今郡邑无闻画人者。其遗余二三名宿,摹写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笔数笔如草,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以与今欧美日本竞胜哉?……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他认为应“以复古为更新”,即复“六朝唐宋之法”,具体则是“以着色界画为正”“以院体为画正法”。康有为的艺术观,代表了当时最为主流的“美术革命”论调,其思想对徐影响很大,几乎奠定和指明了徐以后终身努力的方向。而徐悲鸿之后发表的关于艺术改良的言论,其论调也几乎与康如出一辙,如“欲振中国之艺术,必须重倡吾中国美术之古典之主义”,只不过,康做的是高屋建瓴的理论工作,而徐则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并使之传承有序,终成一大流派。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康徐二人“异代不同时”,一位是旧世界的“帝王师”,一位是新时代的开拓者。但由于机缘巧合,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历史的某个节点有了微妙的衔接,从而使思想的火花得以传续,真是弟子幸遇乃师,乃师亦幸遇弟子。虽然师徒二人在一起的时间不长,其缘分已足以令彼此珍视终生,而康有为一直到1927年去世,仍不时地关注徐悲鸿的成长,其在临终前对徐悲鸿的画评价道:“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

未设置二维码
悲鸿学堂
悲鸿画库

名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