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温儒敏:文化兴国运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21 | 22309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温儒敏近照


  10月26日,山东省青岛小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写有“弘扬中国精神 提升文化自信”的竹简。王海滨摄(人民图片)


  新学期,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康庄中心小学一年级新生阅读语文部编教材。 郝群英摄(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报独家对话温儒敏教授,听他阐释文化兴国运兴的内涵。


  把文化传承和建设提到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高度

  记者: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您是怎么理解的?

  温儒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就把文化传承和建设提到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高度,让我们看得更远,更加重视复兴民族文化的工作。文化包括语言、信仰、思想、宗教、风俗习惯、法规、制度、礼仪、文艺,等等,会对整个民族、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能力与生活态度产生覆盖性的影响,起到某种规范或感召的作用,增强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会形成一个国家、民族的集体意识,决定民族的性格。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它自己特定的文化,而文化体系的生成又跟国家、民族的历史与环境资源等有关,就如同血液,带有各自种群、家族的基因。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 ”,如今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把文化比作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非常恰切的,说明了文化的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中华民族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的自信显然在滑坡。现在国家在大踏步发展,物质生活逐步走向富足,但道德精神却未见得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因此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只有复兴民族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让我们国家的发展度过“精神滑坡”这个瓶颈,才能更好地凝聚社会人心,让中国的“雄起”获得内在生成的强力,也才真正能达到“国力”强大,重现中华民族的辉煌。

  记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为文化工作者,应如何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温儒敏:首先要以积极、虔诚而又审慎的态度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传统文化”前面要加上“优秀”二字?传统文化是在古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本质上是顺应过去时代的,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它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糟粕,不能转化为有益于当代的成分,我们就要有分析,选择,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把真正代表民族文化“正能量”的部分、能为当今社会所用的优秀的部分加以张扬、转化与吸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因”。笼统地提倡“国学”,特别是让青少年毫无选择地学“国学”,是不负责任的倒退。我们文史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研究,阐扬传统文化中那些有利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向善”的部分,同时也要指出那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甚至有害于社会健全发展的部分。现在有些文史专家缺少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方法,一味钻故纸堆,把很多早已证明是落后的、腐败的东西翻出来,不加批判地推送给青少年,是不合时宜的。另外,还需要开阔的胸襟,不拒绝优秀的外来文化,不搞闭关锁国。还是鲁迅说的“拿来主义”有道理,既积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放眼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这就是文化自信。

  记者:您曾提出“关注文学生活也是关注民生”。文学生活与文化复兴有什么关系?如何提升民众的文学生活质量?

  温儒敏:民族文化中包括了文学艺术,是很重要的民族精神载体。比如诗骚、史传、唐诗、宋词,既是古人的情思表达,也是民族精神包括情感、思维、审美的结晶,不同程度上已经成为某种精神积淀,是思想和语言代代相传的“共同体”。为什么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习和诵读古诗词?因为这是领会和传承民族情感方式和审美习惯最好的途径。像读古诗、学语文等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行为,其实也是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当然,国民大众更多在“消费”各种书刊、影视、新媒体,也都属于当今社会的“文学生活”。所以我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关注文学生活也是关注民生”的。研究文学的学者一般都把眼光聚焦在作家作品的评价上,很少注意普通读者是如何“消费”文学的。文学研究离不开“理想读者”。所谓“理想读者”,并不是大众眼里高不可及的专业评论家,而是被很多人忽视的普通读者。很多情况下,能够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作家作品实际效果的,首推普通读者。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在“参与”文学活动。所以,普通读者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不仅理所当然,而且很有必要。

  现今社会网络发达,影视和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多数国民最重要的文化消费,可是泥沙俱下,很多文化产品包括文艺作品都被商业化所捆绑,质量堪忧。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关注当今社会的“文学生活”,张扬正能量,引导和提升公民“文学生活”的质量。这也是文化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自信是一种肯定和坚守,信念与期望

  记者: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您认为如何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

  温儒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一种肯定和坚守,信念与期望。文化自信其实也是软实力,拥有这种坚定的自信,就拥有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能众志成城,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奋进,开创美好的未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但要靠经济硬实力,还要靠文化自信的软实力,没有文化自信,也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传承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这两个“传承”都还要落实到建设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要认清其独特价值、鲜明特色,认清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当前为何要强调文化自信?就因为存在有“不自信”。对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就是一种“不自信”。历史观、价值观的混乱,其实也是因为“不自信”。重建文化自信,必须如习总书记所说,要“讲清楚中华文化”,当然包括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文化工作者这方面的责任是很重的。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要提倡开放的文化胸襟,既尊重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理性地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吸收他种文化的优秀充分为我所用,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养分。当然要警惕“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这本身就是缺少文化自信,还带有盲目崇洋的心态。我是从事文学研究的,就曾经提出要克服学术上的“汉学心态”。这种心态主要表现在盲目的“跟风”。有些评论家,甚至包括某些颇有名气的学者,对汉学、特别是美国汉学有些过分崇拜,他们对汉学的“跟进”,真是亦步亦趋。他们有些人已经不是一般的借鉴,而是把汉学作为追赶的学术标准,形成了一种乐此不疲的风尚。所以说这是一种“心态”,是对本土学术发展不利的。另一方面,又要警惕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影响,因为这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也是有害无益的。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更新和重建的过程,其中离不开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借鉴,离不开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汲取。拿文学研究来说,没有开放的世界性的眼光和胸襟,光是回归传统,就和“汉学心态”一样偏颇,也是不可能建构适合当代社会的理论批评的。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必须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文化自信的国民,特别要从对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抓起,这是重中之重。这些年我一直在主持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对此很有体会。语文教材增加了传统古诗文和革命文化内容课文的比重,这还不够,还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去感受、了解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正确认识当代文化的“根”在哪里?我们从哪里来?要走向哪里去?这样,文化自信就能在润物无声的状态树立起来。

  记者:如何推动文化的繁荣兴盛?

  温儒敏:现在文化繁荣的物质条件比任何时期都好得多,文化发展的活力也正在喷发,但同样存在发展质量的问题。现在的发展基本上还是粗放的,不均衡的。大体说来,通俗文化、娱乐文化发展的势头很猛,比较高端的有品质的文化发展较滞后,而且有很多阻碍。商业资本的进入,让文化生产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动力,带来了新秩序和新格局,但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拿新媒体出现后的文学生产状况来说,所谓“粉丝经济”直接左右和带动很多低俗作品的营销传播,甚至能从根本上决定影视和网络创作的走向。诸如近期在影视和网络平台上常见的“小鲜肉”“腐女趣味”“颜值崇拜”“唯美虚幻”等热点,以及对历史和经典“恶搞”的潮流,背后都拥有巨大粉丝群。这些粉丝群往往带有“极端化”的非理性特征,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形成自己的“意见气候”,很多时候正能量的评论是很难左右和制约这种趋势的。信息过度往往淹没了理性的正面的声音,传统的管理方式“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笨拙而无效。文化生态已经产生巨变,用常见的一句话来说,是挑战,亦是机遇。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文化重建,切实提升粉丝群体其实也就是广大国民的文化审美品格,如何改进主流文学评论和研究的格局,以及如何形成更有效地引导和均衡机制,在放手发展繁荣文化的同时,努力形式良好的文化生态,都是文化生产与管理的全新课题。

未设置二维码
悲鸿学堂
悲鸿画库

名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