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父亲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画家
来源:网络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26 | 288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专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父亲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画家

或许普及全民审美教育比培养画家更重要

  徐庆平的母亲廖静文曾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图书管理员,1946年嫁给徐悲鸿,除徐庆平外,他们还有个女儿徐芳芳。丈夫去世后,廖静文捐献了2000多件徐悲鸿的作品与藏品。徐庆平说,父亲没有留下任何遗嘱,但母亲懂他的心意。如今,廖静文仍担任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92岁的老人坚持每天早起去馆里,接待来访者,为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鉴定徐悲鸿的画作。

  认识廖静文前,徐悲鸿与画家蒋梅笙之女蒋碧薇曾有过一段婚姻,育有一儿一女。在徐悲鸿先生的4个子女中,徐庆平是惟一继承父业的。他笑着说:“我一直在教学岗位上,除了中间有几年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但我觉得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画画,每天要动动笔才觉得充实。”

  同父亲一样,徐庆平还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和母亲廖静文时刻关注着国内画坛的后起之秀。记者联系到3年前由徐庆平推荐,进入俄罗斯列宾美院学习的画家杨天羽。他曾参加俄罗斯华人艺术家美术大展获得最高奖,还在列宾美院举办个人画展。他说认识徐庆平是他画家生涯中最幸运的事。

  聊到美术教育,徐庆平回忆小时候父亲教他写字,“父亲教的第一行字是:‘小屋可延凉月入,开吟时有好风来’。月光透过窗户洒了一地,刚要开口吟诗一阵凉风吹进来,多美的意境啊!”

  “我小时候不太明白父亲教我们这些诗词的用意,现在当了老师、院长,才理解了他给我们艺术启蒙的意义。父亲不是要我们长大后在艺术界有什么大作为,而是教我们怎样去欣赏美。这让你的眼睛里有美的世界,耳朵里有美的声音,和你的生活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并且,审美是人的基本技能,所以美术教育与每个国民息息相关。”

  “但我觉得我们国家是缺少审美教育的。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大拆大建,很多建筑颜色不协调,千篇一律。前几天,习主席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如果我们都有这个审美,中国的城市就会美得多了。”

  徐庆平还给记者讲了个例子:在巴黎,人们的穿着绝对不能与别人重复。如果同一场合的两个人穿了完全一样的衣服,其中一个一定会转身逃跑。人们不容忍呆板、单调、毫无个性,因为美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也曾非常注重美的多样性,比如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画上的人形态多样,就连细小到每个奏乐仙女的发型、装饰都不相同。中华民族应该说是个非常懂审美的民族。

未设置二维码
悲鸿学堂
悲鸿画库

名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