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悲鸿学堂
未设置二维码
名家专栏
悲鸿画库

《八十七神仙卷》:论其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澎湃 | 发布时间: 2018-04-06 | 141276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原徐悲鸿所藏《八十七神仙卷》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卷展出,仅展三天。这些天,为观看这一被称为“悲鸿生命”的画作,排队达两个多小时。


《图画见闻志》卷三:

  王瓘,河南洛阳人,工画佛道人物,深得吴法,世谓之小吴生。石中令尝令画雒中昭报寺壁。及有佛道功德、故事、人物等图传于世。

由上可得5点认识:

1.宋初王瓘非常有名(“古今无伦”“于乾德开宝之间,无与敌者”);

2.王瓘学自吴道子(临摹洛阳老君庙五圣朝元图,“深得吴法”);

3.王瓘不满意于吴道子,进行了变革(“变通不滞,取长舍短”);

4.王瓘画风精细(“尽工”);

5.武宗元对他非常崇拜(“恨不同时,亲受其法”);

  刘道醇是与武宗元同时期的人,他将王瓘列为宋代第一画家,唯一的“神品上”,甚至认为“前无吴生”,可见推崇极矣。今观《八十七》,应是继承吴道子的传统并有所变革,应为宋代一流画家所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将这幅绝代佳作与王瓘相联系呢?

  宋初的人经常将王瓘与吴道子的画混淆,吴道子名声更大,王瓘则更为时人所爱,二者的差别也就不重要了。上引刘道醇文:“翰林待诏高克明亦谓人曰:今若得国器(王瓘)画,何必吴生。所谓买王得吴矣。”、徐悲鸿先生相反,大概是“买吴”而“得王”了。赵孟頫对《朝元》评价道:“不敢以为吴笔。然实数百年间宝绘也。”这句话也可借来评《八十七》:不敢以为吴笔。然实数千年间宝绘也。

  《八十七》第二位可能的作者还有武宗元。从文献史料上看,武宗元也是北宋前期第一流的画家,《八十七》的艺术水准是能够和他相匹配的。徐悲鸿当年在跋文上之所以没有将他列入可能的五、六人名单,应是由于当时大家都相信赵孟 的题跋而认为《朝元》是武宗元之作,那《八十七》就肯定不会是武的了。另一方面,若《朝元》确为武宗元作,那么武的艺术水平并未达到一流。假若如本文所推测,《朝元》只是南宋初期翟汝文的摹本,那么母本何在?不能排除徐藏《八十七》之可能。赵孟頫的题跋误导了后人多年——或许,他自己就没见过武宗元的《朝元》即今徐藏《八十七》。当然,这一步推断尚缺乏切实的证据。名作常被后人反复临摹,每次临摹的母本都可能不同,很难在这些摹本中建立直接的谱系关系,谁也不能保证这类手卷只有“两兄弟”且历经千年劫难后碰巧都被我们看到。

  概述之,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八十七神仙卷》不是作于唐代,而是作于北宋初期。其作者难以考实,很可能会是王瓘或武宗元辈,虽然肯定不是吴道子的原作,但仍然属于绘画史上的一流作品。它不仅艺术水平高于《朝元仙仗图》,而且时间上还要更早。《朝元仙仗图》不能作为北宋绘画的“标准器”,它不是武宗元的原作,是南宋的摹本,直接的作者可能是翟汝文。虽然它的宋、元跋文可能是真实的,但并不能掩饰其较低的艺术品质。目前学术界过于高估《朝元仙仗图》而忽视《八十七神仙卷》的偏见应该转变。我们必须领悟绘画语言、拷问画面本身,让它重新成为判断作品性质的核心依据,而不是某位权威人士的题跋或论断。当对画面的详细观看与对文献的梳理相一致时,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