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来源:中国美术馆官网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27
|
48651 次浏览
|
分享到:
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主持研讨会
张晴讲到:“我们今天上午在中国美术馆大厅举办了一个非常隆重的迎接新年大展开幕式,就是‘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还包括‘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馆藏花鸟画精品展’‘笔墨当随时代——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江苏美术采风作品展’。今天徐悲鸿之子徐庆平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非常感人。徐悲鸿的艺术作品能够保存至今,要感恩周恩来总理在‘患难的时刻’把这批画保留了下来。事实上,很多艺术品能穿越岁月与我们相见,都深藏着曲折的历史与感人的故事,如果不是代代相传地告诉我们,我们在书里是看不到的。我们今天下午在一起开学术研讨会,要把徐悲鸿与20世纪的中国美术,徐悲鸿与20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徐悲鸿的艺术创造与艺术贡献,徐悲鸿的艺术人生进行研讨。今天这个展览,我们希望展示的不仅是徐悲鸿的艺术作品本身,更是艺术背后的创作过程、经历过程的展示,这也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发言
徐庆平表示:“这是很特别的一个展览,举办这个展览是吴为山馆长大力支持的结果。他拿出很大的精力来筹划和实施这个展览,令我非常感动。美术馆的策划、展览水平都是和国外的大美术馆不相上下的,展览做得非常到位,而且这次展览主题非常鲜明,就是民族与时代的主题性创作。这次展出的画可以说每一张都是徐悲鸿呕心沥血的结晶,比如《愚公移山》就有几十张的素描准备。就连画面上的一口水井,作者都有详尽的写生,都有精心的准备。对于画中人物当时的服装和历史环境条件,典籍上是怎么记载的,作者也都是经过很仔细的研究考证,最后创作出来的。从学术角度上来讲,这是难得一见的、策划得非常好的一个展览,它让我们能够看到和想象到这些画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这些主题性创作的画稿展出了六七十幅。可以说,如果不是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没有散失,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展览。所以这的确是一个很特别的展览,我希望它能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当然,这不仅是研究画家个人,而更是研究中国美术遇到的种种坎坷、问题和我们伟大的艺术家们怎样利用中国文化的智慧解决了这些问题,这对今天新时代美术发展会有很深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