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设置二维码
名家专栏

悲鸿画库
悲鸿学堂
工艺百花——何铮《苏绣艺苑绽新花》
来源:网络 | 作者:丛萌 | 发布时间: 2018-04-08 | 2442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2016中国(苏州)“启迪·苏艺杯”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一个熟悉的获奖人员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她参展的两幅刺绣作品,一举获得了银奖和铜奖,着实让我感到惊讶。
何铮

  在2016中国(苏州)“启迪·苏艺杯”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一个熟悉的获奖人员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她参展的两幅刺绣作品,一举获得了银奖和铜奖,着实让我感到惊讶。
  一位离开刺绣专业岗位二十年的艺人,至今仍是宝刀未老,技艺高超,其诀窍何在?不禁使我瞬间有了追溯其从艺四十年来经历的念头。
  上世纪的一九八零年七月三日,我曾写过一篇《苏绣艺苑绽新花》的报道,发表在《苏州报》上。报道中,对厂里的一位刺绣女青年刻苦学艺,积极上进的事迹,给予了宣传和介绍。

在2016中国(苏州)“启迪·苏艺杯”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一个熟悉的获奖人员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她参展的两幅刺绣作品,一举获得了银奖和铜奖,着实让我感到惊讶。 一位离开刺绣专业岗位二十年的艺人,至今仍是宝刀未老,技艺高超,其诀窍何在?不禁使我瞬间有了追溯其从艺四十年来经历的念头。 上世纪的一九八零年七月三日,我曾写过一篇《苏绣艺苑绽新花》的报道,发表在《苏州报》上。报道中,对厂里的一位刺绣女青年刻苦学艺,积极上进的事迹,给予了宣传和介绍。
苏州报文章

  三十七年过去了,那位青工年将花甲。我仍以此为题行文,重新梳理这些年来她的经历,她的付出,以及所得到的荣誉,真是记忆犹新,恍如在昨。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我曾在苏州刺绣厂工作过十一个年头,那是一个位于苏州史家巷32号的集体所有制工厂。
  七一年进厂时,厂里大多为中老年职工,且以女工为主。年轻人除退休顶替者、两名七零届毕业生和我们应届的十二名新人外,几乎屈指可数。
  之后,每年都有新职工加入,其中尤以七三届为多,竟一下子来了八十多位,为看上去暮气沉沉的工厂带来了青春的活力。


何铮

  那位被我写入报道的人物,名叫何铮。七六年进入工厂,分配在手绣车间,拜殷濂君为师,又师从著名刺绣艺术家朱凤先生。殷老师是苏绣双面三异绣《小白猫与叭儿狗》的创始人之一,绣艺娴熟,技法精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刺绣行业的工艺 美术大师。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是,若无学生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情形也未必如此。在我的眼里,何铮是一位虚心好学,锐意进取的青年,加之有名师指点,可谓如鱼得水,适得其所。


双面异色绣《狸猫》入选“苏绣”教科书

  我当时已被调至厂政工科从事宣传工作,除每周轮换到各车间劳动一天,熟悉全厂各工种生产技术外,平时也常去车间了解情况,及时采集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工厂的年终总结作积累。
  一次,手绣车间主任向我介绍起了何铮的情况,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以她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和业已取得的成绩为题的那篇报道,也算是对她工作的一种褒奖和激励吧?
  凭心而论,何铮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在当时意识超前的青年。为了绣好作品,她除了刻苦钻研绣技外,还努力学习绘画,走画绣结合,能画善绣之路。她七九年考入首届苏州业余美专, 一九八八年考入苏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继续深造。将学到的绘画知识和技法运用到刺绣中,促使绣技不断长进,所绣的作品分别参加了国内外的多项展出,并得到了不少奖项,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