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徐悲鸿的精神与主张,对中国美术事业依然有现实意义。我在今天写他,也是个责任”
《徐悲鸿》一书,力求通过详实资料和生动语言,从成功道路、感恩报国、独特卓见、情感世界等方面,客观、真实、全方位展现徐悲鸿一生。
在写作中,杨先让有鲜明原则:“所有这些,都应该在一个前提下被阐述,那就是徐悲鸿一生的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离开这个前提去单纯谈他某一个生活层面,必然显得毫无意义。”杨先让在该书后记中写道:“时至今日,徐悲鸿的精神与主张,对中国美术事业依然有现实意义。我在今天写他,也是个责任。”
在写作《徐悲鸿》的过程中,杨先让始终饱含深情。
1999年,杨先让在美国作了一次主题为“徐悲鸿的才情与际遇”的演讲,此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搜集整理材料,构思写作框架,断断续续写出了十几万字。“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倾泻,像我的长篇专题发言”,杨先让说。
2000年,“既不是传记又不是评论”的《徐悲鸿》一书出版。最近,杨先让又将已出版了两版的该书进行修订和补充,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再次出版。
“的确是说不完的徐悲鸿”
《徐悲鸿》一书广受好评。廖静文说, 杨先让写的悲鸿我看了三遍,一遍比一遍好。郁风、黄苗子说,文字写得细致真实,应是徐悲鸿传中的首选。
但在杨先让心中,老师徐悲鸿是永远也说不完的。对于一些难以进一步获得的信息,他深感遗憾。
“他短暂的一生所经历的人和事,太丰富。很多事我至今也不可能知晓。比如,他与郑锦、杨仲子、吕凤子、邵逸夫、林语堂等人的交往,以及1935年他来北平为傅增湘作像,为何下榻在蒋梦麟家中?”杨先让说。
作为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继承了老师徐悲鸿对艺术的执著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在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的四年间,杨先让率领考察队伍十四次出入黄河流域考察民风、民俗、民艺,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八个省(区)。在考察中,队员扛着录像、摄影器材,口袋里揣着那个时代特有的介绍信和各省联络人的地址,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随地记下所见的民艺品和民俗风情。
根据十四次考察的行程综述以及数十万字原始考察笔记,100多个极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写整理写作《黄河十四走》一书,日前也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该书揭开了黄河流域民间美术的神秘面纱,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资料。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演进,仅仅十几年,《黄河十四走》记录的大量的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著名的老艺术家已经人亡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