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设置二维码
名家专栏

悲鸿画库
悲鸿学堂
致敬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正在展出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 | 发布时间: 2018-03-26 | 28446 次浏览 | 分享到:
  致敬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


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特展
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2018年3月16日—4月22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F、4F
总 策 划:范迪安
总  监:苏新平
策  展 人:张子康  红梅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徐悲鸿纪念馆
支持单位: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华书局、吴作人基金会、梅兰芳纪念馆、常沙娜敦煌图案研究设计工作室

  清风拂面,柳梢初绿,在这缱绻的春光中,中国最早的公立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即将迎来百年华诞。
  风雨砥砺美院精神,丹青铸就百年辉煌;历史与文化在此积淀,精神与理想在此凝聚;青春与未来在此共鸣,耕耘与收获在此交融。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接受媒体专访
  2018年3月22日,为迎接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百年美院 百年辉煌”新闻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作为庆祝建校百年系列活动之一,首任院长徐悲鸿先生的大型、综合、全面回顾性质的研究展:“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于3月16日至4月2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4层展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发布会上介绍道,“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从2017年春天开始着手筹办,徐悲鸿先生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发展史和美术教育史上倾尽毕生心力,无私奉献。因此,在与徐悲鸿纪念馆的合作过程中做了认真的筹备,在学术上做了精心的梳理,在展示设计上做了全新的编排,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对许多作品做出了符合现代传播需求的介绍,此外,被徐悲鸿视为“悲鸿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将首次公开展出,整个展览比较立体地再现了徐悲鸿一生的创作和思想。同时,以徐悲鸿艺术为主题的活动和研讨会正陆续进行。


展览现场


策展人郭红梅现场导览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协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徐悲鸿纪念馆承办,并得到了全国多家机构所藏文献的支持及多位学者专家的学术支持,主要有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华书局、吴作人基金会、梅兰芳纪念馆、常沙娜敦煌图案研究设计工作室等。




展场空镜

  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复兴中国艺术”, 力倡写实主义艺术主张,改良中国画,将素描、油画这些外来画种引进、传播到中国,开创现代意义的大型历史画创作先河,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艺术,始终矗立在20世纪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转折节点上。




展场空镜

  徐悲鸿在艺术思想、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活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历史成就,至今仍然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座宝库,有待我们持续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
  此次大展根据徐悲鸿在油画、国画、素描、书法、美术教育、典藏中国古代书画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分为6个版块,分别是:民生关切—油画篇,家国情怀—国画篇,致广尽精—素描篇,儒雅沉雄—书法篇,终生为师—教育篇,典守精粹—藏画篇。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2日。




展场空镜

民生关切——油画篇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内忧外患,身在其中的知识分子面对历史向他们展开的时代任务时作出了不同的抉择。性格鲜明的徐悲鸿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在中国美术发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节点上,徐悲鸿选择了用写实主义手法“以艺报国”,这奠定了他“艺为人生”的艺术思想。观者可以从徐悲鸿的油画探索之路,管窥他“艺为人生”理想的宏阔及实践的脚踏实地。

《田横五百士》1928-1930年 197x349cm 油彩布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傒我后》 1930-33年 230x318cm 油彩布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愚公移山》1940年 231x462cm 油彩布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箫声》 1926年 80x39cm 油彩布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读书》85x66cm 布面油画 徐悲鸿纪念馆藏


《人像》 1936年 132x107cm 布面油画 徐悲鸿纪念馆藏


自画像(小幅)1924年  23x17cm 布面油画 徐悲鸿纪念馆藏

家国情怀—国画篇
徐悲鸿矢志一生致力于以写实主义改良、改革中国画,推进“衰微”的人物画, “复兴中国艺术”,从而建立“新艺术”——“现代之艺术”。他为改良中国画而上下求索,以写实主义手法开创了现代意义的巨幅国画历史画创作。他所开辟的中国画改良之路,及之后所倡导的彩墨画、新中国画改造,为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历史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探索。


《愚公移山》1940年 144x421cm 水墨设色纸本横幅 徐悲鸿纪念馆藏


《九方皋》1931年 139x351cm 水墨设色纸本横幅 徐悲鸿纪念馆藏

《会师东京》1943年 113x217cm 水墨设色纸本横轴 徐悲鸿纪念馆藏


《群奔》1942年 95x181cm 水墨设色纸本横幅 徐悲鸿纪念馆藏


《泰戈尔像》1940年 51x50cm 水墨设色纸本立轴 徐悲鸿纪念馆藏


《巴人汲水》1937年 294x63cm 水墨设色纸本长轴 徐悲鸿纪念馆藏


《世界和平大会》1949年 352x71cm 水墨设色纸本长轴 徐悲鸿纪念馆藏

致广尽精—素描篇
  “致广大,尽精微”作为徐悲鸿的艺术准则和理想,可以说是他自1918年以来矢志改良中国画,建立“新艺术”,“复兴中国艺术”宏愿的进一步深化。徐悲鸿一向重视素描,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此展从徐悲鸿纪念馆藏近800件素描中精选50件,从这些精品中,可以看到徐悲鸿在素描领域取得的极高艺术造诣及先驱性探索之路。


《自画像》1922年  32.5x48cm


《女人体》1924年 50x32cm 炭笔白粉笔纸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男人体》(正坐) 1924年 32x49cm 纸本素描 徐悲鸿纪念馆藏


《男人体》 1924年 32.5x50cm 纸本素描 徐悲鸿纪念馆藏


《狮子》 1922年 62.5x41cm 纸本素描 徐悲鸿纪念馆藏

儒雅沉雄—书法篇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徐悲鸿各时期各种形态的书法精品,主要包括楹联、信札、扇面、诗词书法等共计80余件,以方便学界及公众对徐悲鸿书法艺术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了解。此次从多家学术机构借展徐悲鸿与友人的信札,多为第一次公开展出。这批信札不但可从生活化的文化视角呈现鲜活的悲鸿形象,尤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献辞


行书(为人民服务) 徐悲鸿 纸本墨笔 119x59cm 1950年代 徐悲鸿纪念馆


书鲁迅语联 徐悲鸿 纸本墨笔 132x32cm 年代不详 徐悲鸿纪念馆

终生为师—教育篇
  作为20世纪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在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明确而完整的艺术主张,被学界称为写实主义体系。他曾多次强调自己的艺术实践坚持教学第一,创作第二的原则,可见徐悲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国立北平艺专到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和美术教育的盛年,他把大量精力放在广揽人才、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上,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教育思想曾产生过深远影响,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徐悲鸿与央美学生


1918年,徐悲鸿担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与会员一起合影。


1946年,徐悲鸿与北平艺专和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同仁摄于北平艺专。


1953年暑期,徐悲鸿辅导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教师进修小组,这是他最后一次教学活动。

典守精粹—藏画篇 
  徐悲鸿终其一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古代书画的保护、收藏不遗余力,在有限的财力支撑下积累了蔚为可观的收藏,可谓如“悲鸿生命”一样珍贵。公众可从徐悲鸿的书画收藏角度,管窥徐悲鸿的艺术观——重写实画风,所藏人物画居多;轻名重品——徐悲鸿所藏作品不太看重是否出自名家之手,而是看作品的艺术水平高低。此次展览从他所藏12000余件中国历代书画中,精选60余幅精品,涵盖从唐、宋、元、明、清,直至徐悲鸿同时代的名家作品。其中有充满传奇色彩、艺术价值极高的《八十七神仙卷》,同时将《八十七神仙卷》与经王季迁督制的等大高仿《朝元仙仗图》并列展示,以方便学者和公众对比研究和观看。此外,展览设专区悉数展示24卷《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录入的13件徐悲鸿藏品中之精品,以飨观者。

《八十七神仙卷》 佚名 画心尺寸:30x290cm   装裱尺寸:34x1443cm  绢本白描 徐悲鸿纪念馆藏(请点击查看大图)


《烛鼠自称》 齐白石 纸本设色 26x34x2cm 1947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罗汉》 佚名 绢本设色 134x68cm 北宋 徐悲鸿纪念馆藏


《课子图》徐达章 纸本设色 81x51.5cm 清 徐悲鸿纪念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