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设置二维码
名家专栏
悲鸿画库

悲鸿学堂
戴泽
来源:网络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28 | 36172 次浏览 | 分享到:
  1953年徐悲鸿去世,作为治丧委员会最年轻的成员主持修复《奚我后》等徐悲鸿遗作,并协助师母廖静文筹备徐悲鸿纪念馆。同年,任靳尚谊先生毕业班主任。
  1954年同宗其香,梁玉龙、武必端等人前后两赴朝鲜为志愿军创作。
  1956年受炮兵展览会之邀,为军事博物馆创作《南昌起义》。
  1957年创作《胜利的行列》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在《中国青年》上出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计划实施12年规划,受鼓舞创作《规划》并出版。
  中央美院展开素描艺术大讨论。为研究雕塑素描,走访面人汤传人汤子博,玉雕老艺人潘秉恒。7月反右开始,每天早晨画北京城。1960年代初,赴大连、山东大渔岛写生。同年赴黑龙江、四川、河北太行山等地写生。
  1958年中央美院师生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同年赴石景山开门办学。
  1959年 创作历史题材油画《肥水之战》、《义和团》、《谅山大捷》,随后经上海教育出版社印刷出版并作为历史教学挂图发行。
  受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之邀先后赴宁波、上海进行大量素材写生和细节考证,创作历史题材油画《义和团》,《张献忠》、《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收藏。应民族画报之邀赴广西鹿寨创作大炼钢铁相关题材作品,并在民族画报出版
  1960年 中央美院进行齐白石研究讨论和印象派研究讨论。受油画系委托撰稿介绍印象派的文章。
  1961年受大连自然博物馆邀请, 赴大连创作《海港》。同期创作大量写生。
  1962年同侯一民等人赴大鱼岛实习写生。
  1963年6月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赴太行山脚下平山县西流水村写生。
  9月受中国美协资助,同潘世勋赴西藏写生。
  先后途径中印边境、日喀则莎迦县、拉萨当雄县、拉萨市等地写生
  1964年 6月返回北京。回京后创作《春耕》、《林卡》、《莎迦熊妹村》、《播种》、《三姐妹》等作品
  1963年深入西藏,历经一年时间创作写生,记录下原生态的西藏风土人情。
  1964年回京。 1968年 住了半年牛棚,同住的还有吴作人,华君武,常任侠,侯一民,邓澍,钱绍武,宗其香等人 。和古元住上下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