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神仙卷》:论其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澎湃
|
发布时间: 2018-04-06
|
140685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原徐悲鸿所藏《八十七神仙卷》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卷展出,仅展三天。这些天,为观看这一被称为“悲鸿生命”的画作,排队达两个多小时。
后来罗君出卖此画,为李尚铭所得。有一个时期,李尚铭手头拮据,曾把它抵押给某人。十几年前流往日本。
1953 年冬间,有个美国人绰号高江村者来港买画,某人告诉他日本有《朝元仙仗图》,劝他去买,他果然去到,花三万美元买了,据说将转售于大都会博物馆。
高贞白当时不知,此画后来又从高江村手转到了纽约华人王己千的手中。文中所说的“罗君”,何如云先生推测是与高贞白(伯雨)有往来的香港学者罗香林。误!查罗香林生平,出生于1906年,至1915年只有9岁,如何能出资购买此画?显然何如云的推测不对。所谓“罗君”应指广东大收藏家罗原觉(1891-1965)。这在徐邦达和黄苗子的论文中都早有说明。《朝元》后面有罗原觉1925年的长跋,记叙了流传过程。罗跋说,此图向藏于广东顺德卢氏,原有谢兰生的题跋,民国改元流入市肆,为“颖川飞凫人”(本文按:陈桐君?)所得,割去谢兰生的题跋,加上顾德辉、李东阳、董其昌、王时敏等伪题跋。罗原觉在重新装裱时除去了李东阳、董其昌诸伪跋,因顾德辉的伪跋写在原绢上,“不忍割去”,又把被割去的谢兰生的题跋从谢著《常惺惺斋书画题跋》中抄下补入。
按高文说,“画中的绢地完全雪白,像新的一般”,这确实有些可疑。然而,500元买来的画,裱费却要800元,似乎暗示裱画的难度很大,或者说原画破损得很厉害。假如“像新的一般”,裱费要如此昂贵吗?高贞白先生自己说,他并没有见过《朝元》真迹,但他认为是宋画。[41]高文中关于《朝元》收藏史的材料来源不可知。在这篇短文前面他首先谈到了《八十七》的来历,或可作为其可信度的参考:
徐悲鸿得此卷,据说是在香港所买的。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要到南洋开画展,路经香港,在冯平山图书馆顺便开个画展 据说有一个德国人看见他的画,很是拜服,他对徐悲鸿说明自己没有钱买画,但有一幅古画愿意送给他留为纪念。便邀请徐悲鸿到家里吃饭看画,听说徐悲鸿花了钱向那德国人买了他所说的古画,即现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影印这册八十七神仙卷(一说是德国人送给徐悲鸿的,悲鸿送了他自己所写的二幅为谢)。
这段说法显然与徐悲鸿自己在跋文中所说不同,也与廖静文回忆录所说不同,也就是说,与事实不同。高贞白的短文主要叙述了这两幅画的来历,就发生在香港本地且如此近期的事情都不能正确叙述(《八十七》),我们如何相信作者叙述发生在更远地方、时间更早的事情呢(《朝元》)?或者说,简单的甲事都不能说清,如何相信对复杂乙事的叙述?我认为,高贞白讲述的故事不宜作为考证文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