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百花——何铮《能画善绣续新篇》
来源:新浪
|
作者:丛萌
|
发布时间: 2018-04-08
|
43135 次浏览
|
分享到:
纵观当今苏绣艺坛及产业现状,其基本格局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与过去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在苏州刺绣之乡光福镇湖的绣品街上,有不少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工作室。尤其是精品街上,当下业界有些知名度的刺绣工作室和店号星罗棋布,将原来绣品街的档次提高到新的层面,有了质的飞跃。
余觉是晚清举人,善书画,工诗词,精书法,其妻所绣均由其绘制。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之际,他亲绘八幅通景屏《八仙上寿图》,并亲自勾勒上绷,供沈寿绣制。这幅画绣完美结合的精美之作,获得了慈禧太后的大喜与嘉奖,并亲书“福寿”二字分赐余觉和沈云芝,沈寿之名由此而得。正如余觉后在《痛史》中回顾的那样:“乃至半日费书,半日研绣,余则以笔代针,吾妻以针代笔,十年如一日,绣益精,名益噪。”沈寿在余觉的襄助下脱颖而出,绣艺精湛,绣品超人,成为近代刺绣史中“三百年来第一人”。
这个机遇对沈寿的一生起了很大作用,也是她成功的起点。不久,慈禧责成农工商部成立“女子绣工科”,沈寿担任总教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式的绣艺学校,并奏准余、沈夫妇去日本考察刺绣教学情况。赴日后,沈寿发现日本的刺绣运用了西画焦点透视方法,使绣画更具丰富的立体感,在针法上运用垫底绣的方法,使绣面拱起和凹凸,更具装饰美。但沈寿没有照搬全收,而是取其精华,与苏绣的精细雅洁的特点结合起来。通过丝理转折、明暗表现对像,所绣作品立体、传神,惟妙惟肖。
第一次用“仿真绣”法试绣的作品,是《意大利国君维克多·伊曼纽二世像》和《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余觉亲自构绷摹画,加施颜色,并署名“余沈寿”。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展出时,引起轰动,获一等奏奖,也是唯一获奏奖的刺绣品。第二幅著名的仿真绣就是《世界救世主耶稣像》,呈椭圆形,装配在长方形的镜框中。绣像是余觉根据一幅油画印刷品摹绘而成,有人描绘其“成功之处还有眼睛里的分明,炯炯有神,头发卷曲犹如风动,脸颊之肤感若真”。这是沈寿在刺绣时采用所创的虚实针,旋针,在额、鼻、颧等明部排针密、针脚长,丝理直,利用丝线光泽增强明部的亮度。头发、胡须用棕黄并以红、绿、赭等几种色线合穿在一根针上同时绣(后被朱凤先生称为“针上调色法”),惟妙惟肖的表现了头发的质感和卷曲之势。眼球分别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形象更为传神逼真,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不受光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沈寿在《雪宦绣谱》中论道:“针法非有所授也,少而学焉,长而习焉,旧法而已。见欧人油画本于摄影,影生于光。光有阴影,当辨阴阳,潜针疑虑,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又游日本,观其美术之渊,清形万态,尽入我目,无不可入我针,即无不可入我绣。”其自信、力求完美之大气可见一斑。而她成功的每一幅作品都离不开余觉的设计、绘摩、敷色,即使是表现油画,也无形之中引用了吴门画派的淡雅、高古、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苏绣的魅力。所以说沈寿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她天资聪慧、勤奋努力以外,与余觉的帮助,吴门画派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与吴中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余觉的绘画、书法和吴地的人文、思想,潜移默化中滋润了沈寿的刺绣艺术土壤,促使她生根、开花,名扬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