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学】南京徐悲鸿纪念馆
来源:新浪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19
|
1302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受聘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次年带夫人蒋碧薇由上海迁居南京,后在吴稚晖、钮永建等人的建议和帮助下,在荒郊野外的傅厚岗购买了两亩荒地,修建了一座带有画室的西式二层楼房,就是后来的傅厚岗4号。
南京徐悲鸿纪念馆
上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受聘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次年带夫人蒋碧薇由上海迁居南京,后在吴稚晖、钮永建等人的建议和帮助下,在荒郊野外的傅厚岗购买了两亩荒地,修建了一座带有画室的西式二层楼房,就是后来的傅厚岗4号。
徐悲鸿入住新居时,“九.一八”事件发生一年有余,国难当头,民不聊生。面对时局,徐悲鸿拟将新居定名为“危巢”,示“居安思危”之意。他在《危巢小记》中写道:“古人有居安思危之训,抑于灾难丧乱之际,卧薪尝胆之秋,敢忘其危?是取名之义也,”然而,蒋碧薇认为此名不吉利,只得作罢。
新居有偌大的庭院,在画室的右侧耸立着两株高达数丈的白杨树,可以遮挡西晒的太阳。据说这样的大树,全南京一共只有三株,这里便占有其二,另外一株在城南。蒋碧薇擅于装点庭院,种植了许多花木,错落有致,典雅大方,加上一派法国风格的室内陈设,给人雍容华贵的感觉。但是,这优雅的环境,并没有带给徐悲鸿快慰,而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众所周知,徐悲鸿和蒋碧薇婚后并不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感情裂痕愈来愈深,徐悲鸿潜心于绘画艺术,蒋碧薇热衷于社交应酬。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期间,徐悲鸿很欣赏女学生孙多慈的绘画才能,师生感情甚笃,蒋碧薇得知以后,大吵大闹,弄得满城风雨。更让徐悲鸿气恼的是,新居建成之时,孙多慈以学生的名义送来100株枫树苗点缀庭院,这本也是件寻常事,可蒋碧薇大发雷霆,命人把枫苗全部折断当柴烧掉。徐悲鸿悲愤之余,称新居为“无枫堂”,画室为“无枫堂画室”,并刻有“无枫堂”印章一枚,以释忿然。
抗战时期,徐悲鸿只身西去,蒋碧薇紧追不放,却没有找到和解的希望,长期分居,形同路人。此后,徐悲鸿再也没有回过傅厚岗4号。
蒋碧薇曾经将傅厚岗4号委托给德国友人李田丹夫妇照管,后来是由李田丹夫妇的佣人看管。南京8年沦陷期间,傅厚岗4号除了那两棵高大的白杨树被砍掉,屋内的东西荡然无存之外,房屋保存尚好。
抗战胜利后,由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律师作证,徐悲鸿、蒋碧薇协议离婚。蒋碧薇提出的离婚条件除了索要巨额款项和大量字画以外,还提出要南京傅厚岗4号的住宅。徐悲鸿慨然应允,后来与廖静文办理了结婚手续。同年,蒋碧薇由重庆回到南京,在傅厚岗4号住过一阵。
1949年初,蒋碧薇离开南京,也永远离开了这座钟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