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未设置二维码
名家专栏
悲鸿画库

悲鸿学堂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故事
来源:新浪博客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21 | 40627 次浏览 | 分享到: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故事




  听到此处,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央请再讲一个。
  徐悲鸿笑了笑:“好,就再讲一个。吴道子画动物也是精妙无比,他曾在大同殿画了五条龙,‘麟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真是生龙活现。有一本书叫《卢氏杂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吴道子去访问一个僧人,想讨杯茶喝,但僧人非常不礼貌。他很气愤,便在僧房墙壁上画了一头驴,然后就走了。到了晚上,墙上的驴竟然变成了真驴,满屋地尥蹶子,把僧房搞得乱七八糟,狼藉不堪。僧人没有办法,只好去恳求吴道子,请他把墙上的驴抹掉,以后也就平安无事了。”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又是一通掌声。其中一个显然是画道中人,接口道:“我看过唐代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的朱景玄编写的世界第一部绘画断代史《唐朝名画录》,画录中评价了120 位唐代画家,按照神、妙、能、逸四品排列。神、妙、能三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绘画风格不拘常法的画家归入逸品。在所评论的画家中,他最推崇吴道子,把他列为‘神品上’。”
“对!吴道子的绘画是由南朝梁国的大画家张僧繇发展而来,但在多样富有变化地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方面超过了张僧繇。吴道子性格豪爽,喜欢在酒醉时作画;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被誉为‘吴带当风’。他在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被称为‘吴装 ’;作画线条简练 ,寥寥数笔,形象已成,有‘疏体’之称;他画直线和曲线不用工具,完全是空手描出。他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看者围得水泄不通。最后画佛像圆光时,势若旋风,一笔而成,观众惊呼不已。吴道子不但在中国,即便在世界上也是一代宗师。自唐以后,许多画家追摹吴道子的画风,代代相传,一直延绵至今,真是百年一吴生,千载留其名啊!”徐悲鸿感慨道。
  到香港后,徐悲鸿直奔中华书局,把重新装裱、作了题跋的《八十七神仙卷》交给中华书局采用珂罗版精印。
  由于在西江耽误了时间,行程紧迫,徐悲鸿不久就往新加坡举办画展,以筹款捐献祖国抗战。行前,他把《八十七神仙卷》郑重地交由香港银行保存。
  1939年春,画展在新加坡举行。可他总是不放心古卷,常梦见古卷再遭厄运。于是,又让人迅速取回,终日带在身边。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陆续占领了香港、新加坡等地。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顷刻间便充斥了叽哩哇啦的日语和明晃晃的刺刀,徐悲鸿觉得不能再呆下去了。因为担心途中有闪失,行前,他将最精美的40幅作品留在当地一所华侨小学,保存在一个只有教务主任知道的地方,然后他逃出新加坡,取道缅甸奔向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