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神仙卷》:论其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澎湃
|
发布时间: 2018-04-06
|
140747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原徐悲鸿所藏《八十七神仙卷》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卷展出,仅展三天。这些天,为观看这一被称为“悲鸿生命”的画作,排队达两个多小时。
《宋史》所说唐代立文宣王像事,主要指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见于《旧唐书》卷九、卷二十四、《唐会要》卷五十等多处记载。可知盛唐时期的孔子是如帝王“衮冕垂白珠”的形象。庙中的孔子形象从唐到五代再到南宋初年,经历了“衮冕垂白珠”“服上公之服”再到“衮冕垂白珠”的往复。无独有偶,与孔子相似的是道观壁画主神,他们似乎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吴道子的《五圣》以及敦煌莫高窟众多帝王图像显示出唐代的冕旒制度,而南宋开始的“四御”(及单独的玉皇像)和文宣王也是相同的冕旒制度,但北宋前期武宗元的《朝元》中的二帝(或三帝)却没有“衮冕垂白珠”,主神头戴通天冠,对应的正是北宋末年“仍旧”之前的文宣王。
为什么《朝元》之主神没有“衮冕垂白珠”?这与宋初皇家礼制有关。
据《唐六典》,皇帝的冕服有多种,适用于不同场所:
凡天子冕服十有三:一曰大裘冕、二曰衮冕、三曰鷩冕、四曰毳冕、五曰絺冕、六曰玄冕、七曰通天冠、八曰武弁、九曰弁服、十曰黑介帻、十一曰白纱帽、十二曰平巾帻、十三曰翼善冠。……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簮导,玄衣纁裳十二章。……享庙谒庙及庙遣上将征还饮至践祚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及临轩册拜王公则服之。……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朱翠,黒介帻,髪缨翠緌,玉若犀簮导,绛纱袍,白纱中单,朱领襈白裙襦亦裙衫 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剑佩绶与上同。白韈黒舄。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黒介帻双玉导加寳饰。诸祭还及冬至受朝元会冬会则服之。
《旧唐书•礼仪三》说得更明白:
近奉制,依贞观礼服大裘。又云:衮冕服一具,斋服之;通天冠服一具,回服之;翼善冠服一具,马上服之。
实际上唐代正式祭礼只用一种冠,即衮冕,“唐至显庆初诸祭惟用衮冕,自大裘冕而下至翼善冠皆废。”正式的斋礼仪式用衮冕服,结束回宫是用相对简洁的通天冠。两者形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天版和十二旒。为什么需要垂旒?《通典》引用传统礼制说:“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这正是敦煌壁画中多处皇帝礼佛图的穿戴,也可推测是吴道子所绘洛阳老君庙五位帝王朝拜老君时的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