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徐悲鸿与徐志摩“惑”之论战始末
来源:网络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6-27 | 350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尽管徐悲鸿与刘海粟都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融合中西的代表人物,尽管两人都无一例外地认为中国画需要改良,但是在艺术观点与绘画主张上,二人存在着巨大的南北差异。

  在“中国第一届美术展览”召开的前两个月,也就是1929年2月,刘海粟已经偕妻带子前往巴黎,但是他所领导的美专已经作为美术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第一届美展。有人认为,徐悲鸿就是对以刘海粟为主导的上海美专所画作品相当不满,又因为刘海粟对马蒂斯、塞尚的极力推崇,才使徐悲鸿对此次美展所展作品极度不满,也因此引出《惑》之开篇那毫无掩饰的嫌恶。这是否是二徐论战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徐悲鸿所倡导的学院主义绘画与刘海粟所推崇的现代派绘画的矛盾冲突在这次美展上充分凸现。

  徐悲鸿与徐志摩论战的文章刊发后的第三天,徐志摩给远在欧洲的刘海粟写了一封信,信中徐志摩说:

  《美展》三日刊已出六期,我嘱每期寄十份,想早见。文字甚杂,皆清磬在张罗,我实无暇兼顾。我与悲鸿打架一文,或可引起留法艺术诸君辩论兴味。如有文字,盼多多寄来!《新月》随时可登。悲鸿经此,恐有些哭笑为难。他其实太过,老气横秋,遂谓天下无人也。

徐悲鸿与徐志摩“惑”之论战(5)

  勿庸置疑,徐志摩与刘海粟的艺术观点大抵相近,都更倾向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从这封信中,我们亦可读出,徐志摩与刘海粟的私交也很不错。在给刘海粟的信函中,徐志摩一边与之探讨徐悲鸿的老气横秋,一边欲借西方“留法艺术诸君”的观点,期望将论战范围扩大。第一次全国美展写实主义与现代绘画可谓各占半壁江山,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八年后在南京举办的第二次全国美展,参展作品在风格上的主导倾向就十分明显了。在西画部分的215件作品中,写实的作品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而现代派绘画被大大冷落。

  从此后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可知,“二徐论战”是小范围内的,除了徐悲鸿再次致函徐志摩继续讨教之外,参与进来的还有一个画家李毅士。

  李毅士出生于1886年江苏武进的一个书香之家,值得一提的是,其叔父就是以一部辛辣老练的《官场现形记》被载入文学史册的李嘉宝。李毅士于1907年留学英国的格拉斯哥美术学院,比徐悲鸿早十余年留学海外,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西画教授、主任。在此次美展中,他担任“第一次全国美展”总务委员兼作品鉴选委员,并精心创作《长恨歌》30幅出展。他善用西画法画中国历史故事,主张对西方艺术先消化再将触目惊心的塞尚、马蒂斯引入更为合适。在“二徐论战”中,他显然是偏向于拥护徐悲鸿的观点。

  在当年五月《美展》第八期上,李毅士发表《我不惑》一文,文中用比较中肯的语气评判说:我想悲鸿先生的态度,是真正艺术家的态度,换一句话说,是主观的态度。志摩先生的言论,是评论家的口气,把主观抛开了讲话。所以他们双方的话,讲不拢来。

悲鸿画库

未设置二维码
名家专栏
悲鸿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