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徐悲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来源:中华书画家 | 作者:鸿雁 | 发布时间: 2018-03-20 | 2817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世纪初是中国画十分颓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对民族的萎靡不振、艺术的泥古不化痛心疾首,发出奋起革新的呐喊。徐悲鸿以其深入的思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开始成为中国艺术复兴的开拓者。

徐悲鸿与齐白石

  20世纪初是中国画十分颓败的时期,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对民族的萎靡不振、艺术的泥古不化痛心疾首,发出奋起革新的呐喊。徐悲鸿以其深入的思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开始成为中国艺术复兴的开拓者。这一改革的纲领便是1920年发表在《绘学杂志》上的《中国画改良论》。在文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已极矣”,原因是“守旧”和“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同时他精辟地提出了“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这一至今为人所称道、在绘画上代表着新文化运动方向的明确主张。他的作品在充分把握古代优秀技巧的同时,紧紧抓住了“师法造化”这一精髓,真诚地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出崭新的充满勃勃生气的中国画表现方法。它表明中国绘画已从陈陈相因、毫无新意的积习弊病中摆脱出来,重现无限生机;从抄袭、模仿转向独立创造,这是中国绘画的重大转折。康有为称他是“写生入神”,蔡元培聘他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傅增湘助他赴法留学都是独具慧眼。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这位青年画家身上寄予振兴中国绘画的巨大期望,绝非偶然。

  徐悲鸿这一代中国精英从青年时起便有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在备受列强欺凌、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这乃是最给予人希望的辉煌乐章。徐悲鸿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际,中国被人任意宰割之时。他的父亲徐达章是位诗、书、画、印皆精,而以“半耕半读半渔半樵”为生的布衣寒士。徐悲鸿随父学习诗书,儿时就以即景成诗的才华闻名乡里,9岁已读完《四书》、《诗》、《书》、《易》、《礼》、《左传》,同时学习中国书画。父亲对徐悲鸿影响终身,在回忆父亲时,徐悲鸿称其“独喜描写所见”,这恰恰是达章公超出当时一般画家的特立独行、远见卓识。从他的身上,徐悲鸿不仅学到了正确的观察和创作方法,也继承了“江南布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徐悲鸿13岁时,家乡发大水,父亲携他走遍邻近县镇,为人画祖宗像、写春联,鬻字卖画,尝尽流浪生涯的辛酸,然而正是艰苦造就了他非凡的文化、艺术功底。为了深造,他几次赴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在这座中国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他曾当尽衣物,但总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方不为懦”的勇气刻苦自励,愈挫愈坚。他也间与康有为、王国维等鸿儒同在哈同花园的圣仓明智大学任教,但枕名园、赏名花的优裕生活并不是他的目标,更不能使他流连,他要到北京、到巴黎去找寻一条发展中国艺术之路。事实上,他在欧洲8年,经常每日10小时地学习和研究,从一开始便有着明确的目标:“我学西画就是为了发展国画”,他曾对学生这样说。这便是徐悲鸿之所以不同于一般,而对中国艺术有如此影响的重要原因。“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中国近代艺术的新曙光”正是在对东西方艺术真谛艰难求索、百折不回之中铸就的。因此,可以说,不仅是徐悲鸿选择了中国艺术,也是中国艺术选择了徐悲鸿。
未设置二维码
名家专栏
悲鸿画库

悲鸿学堂